首頁 > 科學營養 > 養生飲食 > 2021冬至各地飲食有什麼講究 冬至如何進補

2021冬至各地飲食有什麼講究 冬至如何進補

來源:媽媽親子館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是冬至節氣,在古代,冬至更是一種主要的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飲食上也有很多吃法講究,那麼,冬至各地飲食有什麼講究?冬至如何進補?下面本站小編就帶來介紹。

2021冬至各地飲食有什麼講究 冬至如何進補

2021冬至各地飲食有什麼講究

清代北京及蘇杭等地注重冬節,所謂“肥冬瘦年”,即寧願過年時節儉,也不能在冬至虛度之意。民間或用各種食物互贈,叫“冬至盤”,並互相慶賀,叫作拜冬。至今,江浙、閩臺、兩廣民間仍盛行過冬至節,在此節祭祖、吃糯米制品以及聚宴等,其中有不少很有意思的飲食活動。

如江浙一帶多吃冬至肉、冬至魚及雞鴨。冬至肉是用豬肉和醬油煮燒熟的,相傳吃了能身體壯健。冬至魚是把魚分食後留下頭尾,用碗盛着放在米桶內,叫“吃剩有餘”,取食物豐足之意。這和除夕夜吃魚,寓意“年年有餘”相似。

北方一些地區如北京、天津,冬至夜吃餃子或餛飩。諺語云:“冬至餛飩夏至面。”民間傳說是爲了紀念河南名醫張仲景。他在冬至日開設舍藥棚,用羊肉與藥物包入麪皮中,製成耳朵狀的“嬌耳”,給人們治療凍爛的耳朵。後人在冬至日包餃子吃以作紀念,相傳這樣一來耳朵就不會凍掉了。其實冬至吃餛飩應追溯到古代的祭祀食物、南北朝時的偃月形餛飩等,與張仲景可能沒什麼關係。

在閩臺及兩廣的部分地區,則有搓丸之俗。以糯米粉拌水揉成團,搓成實心或加餡料的圓子,入水煮熟,祭祀先人,叫作冬至圓,也和元宵一樣,寓有祈盼家庭團圓、諸事美滿之意。相傳,冬至圓是閩南一位老媽媽因思念在他鄉謀生的兒子,淚水滴入碗中滾成的,後來人們相沿成俗。有的人家如有親人在外的,要在聚宴席上空位前擺上冬至圓,以示團聚。或曬乾圓子,留待回家之日補吃。

2021冬至各地飲食有什麼講究 冬至如何進補 第2張

冬至如何進補

關於冬至進補,我們經常說“藥補不如食補”,民以食爲天,通過每天吃到食物進行調補是非常好的方法。

關於食補,首先有溫補類的,比如雞肉、羊肉、牛肉、鯽魚等,但是這些容易上火。所以我們經常採取平補類食物,例如蓮子、芡實、薏仁、大棗、燕窩、哈士饃、銀耳、豬肝等,這些食品,它既無偏寒,也無偏溫的特性,而且它還沒有滋膩礙胃的不足,這一類的食品最適合於冬季調補。

另外是一些滋陰益腎的食物,例如木耳、黑芝麻、黑豆,海蔘甲魚等,這一類食物可以填精補髓,滋陰益腎,對於我們一些脾腎功能不足的人有很好的食補作用。

此外,在食補這方面,我們平常還可以喝一些滋補的羊肉湯,例如原料羊肉500克,黨蔘,紅棗,枸杞過10克,生薑一塊,料酒一勺子,胡椒粉少許,鹽一勺,就可以煲一個滋補的羊肉湯,它具有培元固本,補氣溫陽的作用。還有羊肉燉蘿蔔湯,羊肉溫補,蘿蔔補陰,所以羊肉燉蘿蔔可以陰陽雙補,用白蘿蔔、胡蘿蔔各200克,羊肉250克,然後加一些姜、料酒、適當的食鹽,燉熟食用,可以起到補氣補虛,溫中暖下的作用。

2021冬至各地飲食有什麼講究 冬至如何進補 第3張

以上就是有關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繼續關注。

食材
能不能吃
保健食品
四季養生
食譜
營養
養生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