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學育兒 > 0-1歲 >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爲什麼會缺乏自理能力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爲什麼會缺乏自理能力

來源:媽媽親子館    閱讀: 9.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獨立性指的是遇事有主見,有成就動機,不依賴他人就能獨立處理事情,積極主動地完成各項實際工作的心理品質,它伴隨勇敢、自信、認真、專注、責任感和不怕困難的精神。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爲什麼會缺乏自理能力

幼教專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於培養獨立性,包括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重點培養自理生活能力。獨立性的培養必須從小抓起。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呢?

家長要有培養孩子獨立自理的意識

家長缺乏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識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心疼孩子,不願意讓孩子“受苦”,怕孩子不小心磕着或碰着。二、家長怕麻煩,有時間教他做還不如幫他做好,多省事。

一般而言,缺乏獨立自理能力的孩子責任心都不強,因爲孩子的自理能力與責任心緊密相連,如果孩子的家長在孩子需要有自理能力時,沒有給予這方面適當的教育和訓練,那麼他就會喪失做人的一種能力,無法站在已有的經驗高度上體會對他人的責任心,包括對父母。

忽略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既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自己。因此,強化家長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識是很有必要的哦。

適當地讓孩子學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家長在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的時候,除了訓練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外,還要特別強調訓練孩子學做家務。如讓孩子學會自己做早點,洗襪子,拿牛奶,買東西等。家長在吩咐孩子做家務時要有耐心,孩子主動幫助做家務應得到家長的鼓勵。同時,家長對孩子應提出切合實際的要求並做具體的技術性指導,即使是洗手帕、洗碗或收拾房屋也要注意這一點。當孩子不願意去做家長吩咐的事情的時候,家長要講明道理,把具體要求說明白,態度堅決地要求孩子完成。

在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中,家長千萬不要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而且最後還給孩子讓了步,孩子會認爲自己“勝利”了,以後,再遇到這種情況孩子仍可以採用這種辦法來對付父母。這會給家長的教育權威帶來威脅。家長還要讓孩子們懂得讓他們做家務不是根本,而是要培養他們獨立、勤勞、剛強、負責任的心理品質,以及鍛鍊他們的自理能力。

認可並鼓勵孩子獨立性的行爲

由於孩子年齡小,認識水平不高,考慮問題不周全,力氣小,在做事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失誤。家長不要因此指責孩子,更不要懲罰孩子,遇到這種情況首先鼓勵孩子做得對的地方。對於孩子有失誤的地方,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找到問題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這樣,既能保護孩子自理活動的自覺性、積極性,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又能幫助孩子逐步走向成熟,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自理活動能力。

一般教子有方的家長教孩子做家務會採用“三步教學法”,這是一種示範性的方法。首先是大人先做一次示範表演,讓孩子在旁邊仔細觀察。然後,家長和孩子再一起做一遍,發現孩子做得不對時及時予以糾正,必要時可以手把手地教給他們那些較複雜的動作。最後,放手讓孩子獨立去做一遍,大人在一旁觀察指導。孩子如有興趣,可以讓他們反覆多做幾遍。如果孩子總也做得不好,家長切不可性急,更不能漫罵或挖苦孩子,主要是以鼓勵爲主,肯定他做的好的方面,在此基礎上指出其不足之處,使孩子感到自己再加把勁就可以做好了。這樣的教育方法,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而且極大地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對促進孩子身心發展將產生積極作用。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