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科普 > 婦科疾病 > 年輕女性要注意子宮肌瘤不育

年輕女性要注意子宮肌瘤不育

來源:媽媽親子館    閱讀: 6.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吳先生最近在腹部看到膨脹,認爲自己經常吃外食使肚子變胖,開始減肥,但腹部還沒有變大,骨盆檢查和超聲波掃描後,醫生診斷出有子宮肌瘤。

年輕女性要注意子宮肌瘤不育

吳先生認爲自己才30歲,結婚不到兩年,還沒有生孩子,怎麼會有這樣的問題呢?子宮肌瘤的生長與雌激素密切相關,喜歡與處於育齡階段的女性交朋友。很多女性都像吳小姐一樣愛苗條,長期盲目吃藥減肥、養顏,這會打亂了體內激素的正常代謝而招來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不一定能感覺到

子宮肌瘤有可能有症狀,也可能沒有症狀,早期,由於肌瘤體積很小,所以無症狀,不易被發現,而進入停經期後,雌激素停止分泌,肌瘤停止生長,而且萎縮,所以甚至有可能終生未覺。但是,有些患者會出現症狀。

1、月事變化:月經量增加,經期延長或週期縮短

2、出現相鄰器官壓迫症狀:肌瘤大時,壓迫膀胱,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的直腸壓迫便祕

3、白帶增多:突出宮腔的子宮肌瘤增多,白帶增多

慢性貧血:陰道嚴重出血可引起貧血

5、不孕:肌瘤位置靠子宮角,受精通道堵塞,無法受精或受精

●子宮肌瘤與生活方式有關嗎?

吳小姐想知道,經常在外邊吃飯與長肌瘤是不是有關?

對此,專家解釋說,外食與長肌瘤沒有必然關係。但是,經常外食攝取大量高脂肪食物,體內脂肪急劇增加,脂肪組織將男性荷爾蒙轉化爲雌性荷爾蒙,雌性荷爾蒙水平比正常水平高,患子宮肌瘤的概率也比普通人高得多。

子宮肌瘤的患病年齡提前,與一些女性的人工流產次數多有關,人工流產可能會破壞子宮內膜和子宮基層之間的正常組織,子宮內膜容易成長爲基層組織,形成子宮肌瘤。但是,專家否認了這種說法。子宮肌瘤的成長與雌激素有關,與人工流產無關,但人工流產可能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肌瘤惡變的概率很小。

由於子宮肌瘤是良性腫瘤,幾乎所有沒有症狀的患者都不需要治療,可以定期就診。隨着年齡的增長,進入閉經期,子宮萎縮,子宮肌瘤也相應萎縮。但而,如果肌瘤較大且多發,整個子宮就像懷孕12週一樣,壓迫症狀嚴重,尿頻,必須考慮手術治療。子宮肌瘤會惡化嗎?惡性病變發生,肉瘤樣病變的概率小,不到千分之三四,年齡大的患者和肌瘤生長快的患者多見,一般肌瘤不必太擔心。

3種情況必須手術治療:

1、子宮肌瘤大:妊娠3個月以上,壓迫症狀嚴重

2、出血嚴重:子宮肌瘤小,但出血嚴重,每次月經增多患者嚴重貧血

3、子宮肌瘤變性:短時間內生長迅速,惡變,但這種情況極少發生。

肌瘤患者的飲食以高纖維、低脂肪、低糖、素食爲主。

1、少量食用與動物生殖系統相關的食物或含有大量荷爾蒙的食物(包括加工和天然)

2、避免食用被殺蟲劑污染的食物:殺蟲劑等化學物質,體內可以像雌激素一樣活動,食用前必須徹底清洗水果、蔬菜,儘量去皮。

子宮肌瘤引起不孕的幾種情況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不孕婦尤爲常見。子宮肌瘤患者不育率約爲30-40%,高於普通人不育率(10%)。

子宮肌瘤影響妊娠能力的程度,與肌瘤的部位、大小和數量有關。因此,需要向讀者介紹子宮肌瘤不育的幾種情況。子宮肌瘤由子宮肌層生長,最初生長在子宮肌壁內,腫瘤增大,向不同方向生長。

第一,肌瘤向子宮表面發展,突出子宮表面,稱爲漿膜下子宮肌瘤,多與子宮表面連接。這種肌瘤對妊娠影響小,手術切除也容易,但生長到一定大小會影響分娩的順利進行。

第二,肌瘤向子宮腔方向發展,突出子宮腔內,突出子宮頸外口,可在陰道內發現。這種肌瘤被稱爲粘膜下肌瘤,症狀多,月經增多,陰道流水有臭味。粘膜下肌瘤在輸卵管內口附近或子宮腔上半部生長時,會影響精子的通行,不能使受精卵坐在胎內或發育。這種肌瘤可以通過陰道檢查、診斷性刮宮、子宮造影或b型超聲波診斷,被診斷爲粘膜下肌瘤的人必須手術摘除。一般不需要開腹,可以從陰道通過子宮頸切除腫瘤。

第三,肌瘤僅限於子宮肌壁,稱爲壁間肌瘤,約佔肌瘤的60-70%。不僅影響妊娠,還經常引起流產和早產。通常,這三種肌瘤混合生長成多發性肌瘤,單一性少。除此之外,從部位上分,肌瘤可以生長在子宮底部,也可以生長在子宮頸部,但大部分生長在子宮體部。

綜上所述,子宮肌瘤導致不孕的原因往往是因爲肌瘤剛好堵塞了宮頸口或輸卵管內口,影響了精子通行,或者肌瘤佔據了受精卵着牀的部位,不能坐在胎兒上。即使懷孕了,也經常爲影響胚胎髮育而流產。到了妊娠末期,由於子宮收縮力的異常,早產、妨礙生育、產後大出血都是可能的。因此,不要以爲子宮肌瘤最常見而忽視,也不要因爲幾次流產而失去治療信心。總就是說,子宮肌瘤引起的不育和不育不是不治之症。不僅容易診斷,手術治療的效果也很好。不孕婦肌瘤切除後,可明顯提高妊娠率。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