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學育兒 > 兩性知識 > 古代人從哪裏瞭解兩性知識 古人是如何學習性知識的

古代人從哪裏瞭解兩性知識 古人是如何學習性知識的

來源:媽媽親子館    閱讀: 4.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國的性教育知識是處於比較匱乏的狀態的,而在古代來說,關於傳播性知識的書籍也是比較少,那麼,古代人從哪裏瞭解兩性知識?下面本站小編就來說說。

古代人從哪裏瞭解兩性知識 古人是如何學習性知識的

古代人從哪裏瞭解兩性知識

古代人知識普及率低,很少有專門傳播性知識的書籍。在漢代有一些“房中術”的著作,但一般只有幾千字。這些短篇的生理學著作在宋代被列爲禁書銷燬,但諸如《素女經》、《玉房祕訣》等書籍在唐朝傳到日本,日本將其整理收錄於《醫心方》當中。這本書在18、19世紀迴流中國,民國期間這些書籍重新印發。

在兩性書籍被列爲禁書的時期,人們主要通過其他藝術表現形式,比如雕刻、雕塑、美術或詩等傳遞文字。官方管制非常嚴格,要求銷燬這些禁書,但民間始終有很多東西在流傳。普通勞苦大衆家裏可能不會有什麼書籍,但在鄉紳一級的有文化的家庭,這些東西代代流傳,也就是“壓箱底兒”。

父母不會跟孩子講,孩子也沒有機會在學堂上學習掌握。只是在女兒出嫁的時候,父母會在箱底塞入雕塑、春宮圖的,結婚拆箱了以後,讓小夫妻兩照着學樣去做,這樣的方式比較多。

古代人從哪裏瞭解兩性知識 古人是如何學習性知識的 第2張

古代人性觀念爲什麼很保守

提到古代中國的性觀念,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封建保守”。其實,中國可謂是性學的“老祖宗”了。《詩經》的“求君不得,寤寐思服”是膾炙人口的情詩,《素女經》《玉房祕訣》對兩性的描寫細緻入微,也有大量的生理保健知識。我國的性觀念和性文化一直秉承着自然規律,只是,這些書籍在宋代的“順天理滅人慾”的影響下被打成了禁書。

“食色性也”,遠古時期有着“性崇拜”,大家對性、對生殖器很迷茫,只是覺得很神奇,也留下了很多的性文物。到了漢唐時期,所謂“髒唐亂漢”,當時的性觀念非常開放,沒有什麼約束,婚姻連輩分都分不清。比如一些宮廷歷史中,父親娶了兒媳,兒子娶了爸爸的小老婆等等,類似的故事太多了。

到了宋代,朱熹提倡“程朱理學”,要求“順天理滅人慾”。人不能爲所欲爲,要順天理而行。在性上面,理學講究“性爲後也,非爲色也”,兩性不是爲了享受,而是爲了傳宗接代。“好女不嫁二夫”等等一系列雙重道德觀念應運而生,包括“裹小腳”。

古代人從哪裏瞭解兩性知識 古人是如何學習性知識的 第3張

古代爲什麼把行房事稱爲“雲雨“

其實關於“行雨”還有一個神話傳說,據說是巫山神女興雲撥雲之事,這可與古代的男女纏綿情愛之事無關。

還有人說在房事過程中,就像昇天一樣,飄飄欲仙,使人流連忘返,所以古人稱之爲行雨。其實以上這些說法是錯的。

其實“行雨”一詞源於楚國第37位國君,楚懷王。有一次遊覽到巫山(古時巫山位於現在重慶東大門,是遊覽長江三峽的必經之地。)玩累了就睡着了。楚懷王夢見美麗動人的巫山之女,願意獻出自己的枕頭席子給他享用。楚懷王非常高興,便寵幸那位巫山美女。臨別時巫山女對楚懷王說,如果想臣妾的話,就來巫山找我,早晨是“朝雲”,晚上是“行雨”。

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因爲“雲雨”一詞,溫文爾雅,被大家慢慢知曉並接受。也成爲了古人小說中形容男女纏綿情愛,行房事的常用詞語,並流傳至今。

以上就是有關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繼續關注。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