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學育兒 > 育兒指南 > 請媽媽少些絮叨好嗎?

請媽媽少些絮叨好嗎?

來源:媽媽親子館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人,回家看看,聽一聽媽媽的絮叨,有着很多溫暖、關懷真情,是一種幸福快樂。殊不知,這成人引以爲豪的幸福快樂,在孩子們的眼裏則是一種壓力,一種痛楚,一種摧殘。那樣的結果雖然超出大家的意想不到,卻也是在意料之中。

請媽媽少些絮叨好嗎?

新聞媒體,天津婦女聯合會少年兒童部從數千名幼兒心理調查問卷中下結論:九成之上的孩子覺得媽媽“太絮叨”,期待媽媽少說兩句。長期性聽見媽媽絮叨以後,一些孩子造成了明顯的青春期叛逆和不滿情緒,有的發生夜不歸,乃至出走,更比較嚴重的是由於媽媽的絮叨想不開、自虐或有行兇趨向的也是有發生,在其中女生尤其突顯。心理學專家也說,媽媽文化教育孩子應當以身作則勝於身教纔好,要用自身的行動去危害孩子。孩子的祁望、權威專家的勸誡,來看,做媽媽的是該少點絮叨了。

不知道真愛兒女急切,或是對孩子的期待過高,許多 媽媽對孩子的絮叨確實是過多。“有工作嗎?工作是多或是少?工作幹了嗎?”、“不必看電視劇了,快去學習!”、“學習培訓要認真,不必三心二意!”、“不讀好好地書,成長你可以幹什麼?”……做媽媽應用頻率最大的是否這種話?孩子在家裏的一舉一動都變成媽媽的絮叨目標,弄得孩子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常常的不斷的絮叨,攪亂孩子的情緒,使孩子茫然若失,孩子恨之入骨,粗魯回覆,結果是母女(子)同歸於盡,難以釋懷。過多的絮叨,不但不能收到實際效果,並且使孩子非常容易膩煩、狂躁和難過,並與媽媽生疏關聯,直到對媽媽愛理不理,把母女(子)關聯完全搞僵。針對心理脆弱的孩子,太過的絮叨或是她們做出過激行爲的導火線。“簡直善心無好報!”很多媽媽陸續感慨。

不管怎麼講,媽媽的絮叨全是出自於對孩子的一片善心和良苦用心,出自於“爛泥扶不上牆”的迫切,出自於天性的“習慣成自然”。許多 媽媽,對自身的孩子一直不安心、不信任,感覺對孩子絮叨一番,內心會安穩一些,舒服一些;好像自身不絮叨,孩子便會聽之任之,渾渾噩噩,浪費時間,荒蕪課業。但是,做媽媽的千萬別忘掉,伴隨着孩子日益成長,孩子已逐漸擁有自身的自尊心、個性化、想法和自信心,因此孩子已有他的瞭解、念頭、準備和行動,堅信孩子有充足的方案和自控能力,沒有必要掛念,隔三差五來絮叨一陣。假如孩子不高興接納,媽媽再多的絮叨又有什麼作用呢?

孩子尚小,終究愛玩。對孩子的文化教育,自然必須 適度的點拔和提示,但決不會是絮叨。時刻做孩子的好榜樣模範,和風細雨式的耳濡目染,纔算是做媽媽教兒育女的壓根。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