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用品 > 故事音樂 > 冬至三候是什麼 冬至三候什麼意思

冬至三候是什麼 冬至三候什麼意思

來源:媽媽親子館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根據氣候特點,古往今來勞動耕作者根據冬至三候來判斷節氣的到來,每個節氣都有着自己的氣候特點,冬至節氣過後就是小寒,冬至三候是什麼?冬至三候什麼意思?下面本站帶來介紹。

冬至三候是什麼 冬至三候什麼意思

冬至三候是什麼?

古人云: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又名“一陽生”,亦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

《載敬堂集》載:“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冬至節,春之先聲也。

此時,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一候蚯蚓結。蚯蚓,陰曲陽伸之物。陽氣未動,屈首下向,陽氣已動,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結。

二候麋角解。糜,角後生,陰獸也,得陽氣而解角。

三候水泉動。水泉動,天一之陽生也。

冬至節氣風俗

— 冬至祭天 —

“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禮,是歷代帝王禳災祈福的一種方法,是冬至日必須舉行的一種儀式。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國泰民安。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

唐宋時,以冬至和歲首並重。

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清嘉錄》則直言:“冬至大如年。”

漢人自古冬至需拜天祭祖,而今國內只有潮汕地區延續此習。

— 南吃糰子 —

冬至吃湯圓,是我國江南地區的傳統習俗。

湯圓也稱湯糰,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着“團圓”“圓滿”,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

每逢冬至日清晨,南方各家各戶都會開始磨糯米粉,並用糖、肉、萊、果、更豆、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亦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

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老上海人是最講究吃湯圓的,親人們聚在一起品嚐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子,然後用肉塊壘於盤中祭祖。

冬至三候是什麼 冬至三候什麼意思 第2張

— 北吃餃子 —

在我國北方,每年農曆冬至日,都有吃餃子的習俗。

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亦是爲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之事。

東漢時,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爲鄉鄰治病。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向民衆施捨“祛寒嬌耳湯”。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大家每人兩隻“嬌耳”和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

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因而,冬至吃餃子防凍耳朵的習俗就被沿襲下來。

— 消寒會 —

《天寶遺事》載,唐人王仁裕每逢大雪,則掃雪通路,延請賓客到居處宴飲,稱之爲暖寒會。

後人在冬至之後,招集朋友,輪番聚飲,稱爲消寒會。

《金陵歲時記》記載:“吾鄉當冬至節後,九人相約謙飲,自頭九以至九九,各主東道一次,名日消寒會,文人墨客飲酒之餘,兼及韻事。”

— 獻襪履 —

古代女子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獻鞋襪。

三國時魏國曹植在《冬至獻襪履表》中言:“亞歲迎祥,履長納慶。”

唐代小說《酉陽雜俎》中載:“北朝婦人常以冬至日進履襪及靴。”

後唐《中華古今注》稱:“漢有繡鴛鴦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此後婦女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獻襪履,便相沿成習。

舊俗中無論南北,都流行這一風俗,寓意“陽生於下,日永於天,長履景福,至於億年。”

因此,在過去,冬至也稱爲履長節。

冬至三候是什麼 冬至三候什麼意思 第3張

— 窖鮮花 —

宋朝時,北平人在冬至後,挖地爲窖,以焰火燻烤,在窖中種植花卉瓜果,時常澆灌,使其生長。

明代張置的《疑耀》中有較爲具體的記述:“京師風俗,人冬以地窖養花,其法自漢已有之。漢室大官園冬種蔥韭菜茹,覆以屋房,晝夜嫌溫,火得煌氣,諸菜皆生……今內家十月即進牡丹,亦是此法,然在漢止言覆以屋房而已,今法皆掘坑塹以窖之。蓋人冬土中氣暖,其所養花木,借土氣火氣相半也。”

冬至正午之時,賣花聲便在街巷中到處響起,女子爭相購買。山茶、茉莉、慈蘭、珠蘭之類的鮮花,用銅絲編製成別緻的形狀,或如半環,或綴成圓環,可在鬢邊斜掛或襟前點綴。而芍藥、碧桃、海棠、玫瑰等花,選取鮮嫩待放的花苞,圍插成巨球或者製成彩籃,懸掛在帳中,芳香四溢,令人陶醉。

以上就是冬至三候是什麼 冬至三候什麼意思,請大家繼續關注本站。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