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學育兒 > 育兒指南 > 日常生活中如何培養自強心

日常生活中如何培養自強心

來源:媽媽親子館    閱讀: 7.1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心理健康成長影響不大的、一定比例的自尊心和自強心挫傷,在良好的回撫培養(及時安慰、說明和整理等)的協助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強心更好地實現複合性。這種複合性的良好實現,在孩子表現出堅韌和堅持不懈等習慣性邏輯思維的外在表現的同時,孩子在未來的生存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心理健康。

日常生活中如何培養自強心

自尊心和自強心在複合性質形成的過程中,適合承受一定挫傷(失望)的比例遵循邏輯思維的基本構造和豐富成長的過程,第一次逆反期前(即0歲到3歲)的比例爲1:5或1:6的第一次逆反期開始後(3歲到6歲)的比例爲1:3或1:4。父母在兒童邏輯思維的基本結構創建期和豐富成長過程中,合理培養自尊心和自強心是兒童未來在社會生存過程中心理健康最大限度保證的基礎,也是兒童獲得更多幸福和幸福的基本保障。

父母問: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自尊心和自強心?

父母在理解上述自尊心和自強心的本質和形成過程後,在培養過程中必須以尊重孩子爲前提。形成孩子的自尊心後,可以合理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強心。否則,不僅不能對孩子的“自尊心”進行良好的培育,還可能會造成與培育目的相悖的結果。

例如,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當着爸爸、媽媽以外或者能讓孩子感到非常具有依賴感和安全感的家庭成員之外的其它人員進行。否則,有些孩子會逐漸喪失“自尊心”,還有些孩子會由於自我維護“自尊心”的需要而逐步形成“掩蓋性邏輯思維”(撒謊)和“抗拒性邏輯思維”,並逐步形成經常性習慣性的外在表現現象。

父母帶孩子去百貨商店,孩子看到喜歡的玩具,

孩子:媽媽,我想要這個玩具。

媽媽:你的玩具已經很多了,不能買。

要。

媽媽:不買,不去,不去,我和爸爸去了

孩子:不,我就要。(然後躺在地上哭泣。

父親對母親:這麼多人看着呢。哄她,不要哭,走吧

媽媽:媽媽給你買好吃的東西,以前有你最喜歡的糖果。孩子:不,我想要這個。

媽媽: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呀!走不走,不走我就打你了啊!

孩子的哭聲越來越大,媽媽就打了孩子幾下,開始大聲數落孩子,並連拖帶拽的把孩子領走了。回家以後又教育了孩子一頓。

遇到這種情況最好的解決方法是進行小聲的嚴肅的告訴孩子,如果這種表現繼續進行下去,那麼回家以後就會承擔什麼樣的後果,如果孩子繼續進行,那麼回家以後父母就應該按照提醒所說的,讓孩子承擔自己不良行爲的後果。

但孩子承擔這樣的結果後,必須注意使用我們以前說的撫養手段。如果孩子因爲委屈而大聲哭泣,那麼就不要說話,等到孩子平靜後,把白天所發生的一切重複一遍,指出孩子不對的地方,並明確自己對這件事的態度,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父母之所以這樣做都是因爲愛他。

當然,每個人總是心情不同,在公共場合,父母心情煩躁,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爲,對孩子嚴厲譴責的行爲,此時家庭的其他成員絕對不能參加。父母要做的的是,在回家後的晚上,加大撫養孩子的力量,幫助孩子說明這個事件的原因、過程,不要再發生母親不想看到的壞行爲和將來發生的情況,母親的父親希望孩子表達的語言和行爲。但是,這種在別人面前對孩子的爆炸性責任行爲,儘量少。只有這樣,孩子的自尊心才能得到很好的培養。

關於孩子在邏輯思維的基本結構中創造這個時間段自我完善的培養問題,很多父母因爲工作和生活的緊張和對自我完善的理解不徹底而忽視了。

在這個時間段內,由於孩子複製收集、收集和存儲信息的速度明顯加快,信息範圍和種類不斷擴大,信息量明顯增加,孩子嘗試使用邏輯思維語言的外在表方式,因此在父母面前不斷使用邏輯思維語言外在表達方式進行自我表達。面對孩子在這個階段表現出來的現象,有些父母往往因爲不知道其本質原因而忽視或感到煩躁。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