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學育兒 > 1-3歲 > 嬰兒嘔吐後多久可以進食

嬰兒嘔吐後多久可以進食

來源:媽媽親子館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嬰兒嘔吐後多久可以進食

嘔吐是媽媽們經常會遇到的一件麻煩事,很多媽媽擔心孩子的營養跟不上,想知道嘔吐多久後可以繼續進食。其實這要根據嘔吐的原因,不同原因導致的嘔吐解決的方法也不一樣。現在就跟隨着媽網百科一起來看看吧。

嬰兒嘔吐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1、餵食問題

在寶寶出生後的前幾個月裏,寶寶出現嘔吐症狀,很可能由於餵食問題造成的,例如餵食過量、不消化,或對母乳或配方奶裏的蛋白質過敏。要判斷寶寶是嘔吐還是吐奶(寶寶吐奶也是常發生的情況),媽媽只要記住寶寶吐奶時,只會有幾勺量的奶順着寶寶的下巴流出來,而嘔吐時吐出來的液體要多得多。同時,寶寶也可能會被自己的嘔吐嚇住,很可能會哭起來。

解決方法:每次餵奶後要多給寶寶拍嗝。

2、胃食管反流

如果寶寶在其他方面都很健康,但是吃過東西后會馬上嘔吐,或沒有原因地發生嘔吐,那麼這很可能是胃食管反流造成的。如果寶寶的食管和胃之間的肌肉沒有正常發 揮作用,使胃裏的食物向上反涌到咽喉處,就造成胃食管反流。雖然寶寶不會表達,但是他也可能會感到腹部難受,或咽喉和胸部有燒灼感或不適感。到週歲時,寶 寶的胃食管部位的肌肉已經發育得更強壯有力了,這種情況會自動消失。

解決方法:對於很小的寶寶,媽媽可以試着在寶寶進食後30分鐘內,讓他保持半直立的姿勢。可以豎抱着寶寶,也可以把他放在嬰兒汽車座椅或後背式嬰兒揹包裏,總之使他處於半直立的狀態。

3、胃腸病菌

寶寶到幾個月大的時候,胃腸病菌最有可能引起寶寶嘔吐。尤其如果寶寶白天去託嬰機構,或周圍有的大孩子把新的病菌帶到你家時,那就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寶寶感染胃腸病菌後,除了嘔吐以外,還可能會出現腹瀉、食慾下降和發燒等症狀。

解決方法:家裏人在上廁所後,或給寶寶換尿布之後,把手徹底洗乾淨,以防止病菌的擴散傳播。同時,也要儘量保證寶寶雙手的清潔衛生。

4、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引起嘔吐,因爲寶寶容易被鼻涕堵塞產生噁心的感覺。

解決辦法:用吸鼻器清除寶寶的鼻涕,儘量不要在寶寶鼻腔裏積存黏液。媽媽還可以問問醫生是不是能夠用治療鼻塞的藥物來減少寶寶分泌的鼻涕。

5、過度哭泣或咳嗽

時間過長的哭泣或咳嗽也可能引起寶寶作嘔的反應,造成嘔吐。

解決辦法:寶寶長時間哭泣引起嘔吐,會讓媽媽和寶寶都不好受,但事實上這對寶寶的身體並不會造成什麼傷害。如果寶寶確實因爲這種情況而嘔吐,媽媽只要儘快把寶寶清理乾淨,放回牀上去,就可以了。

6、誤食有毒物質

寶寶也可能因爲吞下了某些藥物、有毒的植物、草藥或化學物質等而嘔吐。

解決辦法:如果懷疑寶寶誤食了有毒物質,應該立刻帶寶寶去醫院,記住一定要同時帶上可疑食物或藥物、藥瓶,並告知醫生,以便醫生能夠及時確定有毒物的性質,對寶寶給予正確的處理。

7、感染或重病

偶爾的嘔吐可能說明寶寶的呼吸系統、尿路或者耳部發生了感染,如中耳炎、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也是引起寶寶嘔吐的常見原因。

解決方法:如果寶寶看起來病得很重,或出現了其他症狀,要及時送寶寶到醫院就診,避免耽誤診斷治療。

嬰兒嘔吐的護理

寶寶嘔吐已經讓寶寶自身感覺痛苦難受,爸媽如何護理,讓寶寶感覺舒服些,一般做好以下護理工作:

1、維持呼吸道的暢通

嘔吐厲害時,嘔吐物可能從鼻腔噴出,父母需立即清除鼻腔異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暢通。若嘔吐發生在寶寶直立或臥牀時,可以先讓寶寶身體向前傾或維持側臥的姿勢,讓嘔吐物易於流出,不至於讓寶寶吸入嘔吐物,以免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可以在寶寶的牀邊放一個盆盂,以備寶寶再次嘔吐時使用。

2、清淡飲食

嘔吐之後每隔10~15分鐘給寶寶喝一點淡的鹽水或淡的白糖水,也可以給寶寶喝一點稀釋後的果汁,少量多次就行了。不要急於讓寶寶進食,等待嘔吐反應過去,可以進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爛麪條、少量蔬菜泥等。

3、保持口腔的清潔

嘔吐之後,會有一些胃酸、消化,及未消化的食物殘渣殘留在口腔中,難聞的味道,會使寶寶更加的不舒服。所以較小的寶寶,父母可以以溼紗布沾開水清潔口腔;而較大的寶寶,可以以溫開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潔。

4、補充藥物

有些止吐藥的使用需要在進食前三十分鐘給予。有些藥物如抗生素,則必須按照醫師指示服用。若於服用藥物後三十分鐘內大量嘔吐,則需要再給予一次劑量;三十分鐘至一小時內嘔吐,可再補充半次劑量。

5、測量體溫

給寶寶測量體溫,看看寶寶是否發燒。注意保持房間裏空氣的清新。可以用涼的溼毛巾給寶寶擦臉,使他有一種清涼的感覺。

6、觀察是否出現脫水症狀

注意觀察寶寶手上的皮膚是否乾澀,有無脫水現象發生。如果寶寶反覆嘔吐或是有上嘔下瀉,寶寶已經出現脫水症狀的情況,要儘快將寶寶送去醫院救治,以免延誤寶寶的病情。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