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學育兒 > 兩性知識 >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和感染有關 專家教你幾個預防方法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和感染有關 專家教你幾個預防方法

來源:媽媽親子館    閱讀: 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乳腺炎是女性常見的疾病,特別是哺乳期容易出現,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出現,我們必須重視,特別是做好預防工作。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和感染有關 專家教你幾個預防方法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病因

1、細菌感染:哺乳期乳腺炎多見急性乳腺炎,主要病原菌爲金黃色葡萄球菌,少見鏈球菌。細菌感染入侵的途徑有以下四個:

(1)直接經乳管侵入:這是細菌直接入侵的途徑,因由乳汁淤積瀦留,容易感染。由於積存的乳汁容易分解,分解的產物酸性不僅刺激乳腺管,也是細菌繁殖的良好培養基礎。

(2)通過乳頭的小傷口和裂縫進入:母親乳頭部出現傷口或裂縫時,細菌容易進入,淋巴管侵入乳葉間質形成蜂窩織炎。

(3)身體其他部位:產褥期母親身體其他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可以通過血液循環引起乳腺感染。

(4)乳腺管逆行:另一種感染方法是嬰兒體內的病原菌(口腔、鼻咽部感染等)在哺乳中直接沿乳腺管逆行侵入乳腺小葉,在淤積的乳汁中繁殖引起乳腺感染。

2、乳頭裂縫:乳頭有外傷時出現裂縫或乳頭裂縫時,乳腺炎可以發生。

(1)乳頭裂紋:由於哺乳姿勢不正確,嬰兒沒有將乳頭和大部分乳暈吸入口中,固定在一側的哺乳時間過長。

(2)乳頭保養不佳:孕期媽媽忽視了乳頭的保養,沒有經常擦洗乳頭,使上皮組織變得脆弱,而使乳頭皮膚表皮薄弱易損。由於新媽媽首次哺乳,乳頭皮膚抵抗力較弱,容易在寶貝的吸吮下造成損傷,使乳汁淤積,細菌侵入導致乳腺炎。

(3)乳房外傷:如果乳頭有外傷的話容易傷害到組織,例如:突然的撞擊,或是較大的孩子踢到。

3、乳汁堆積:

(1)乳汁未被吸收:初產婦哺乳沒有經驗,乳汁多,嬰兒不能吸收乳汁,多餘的乳汁堆積在腺小葉中,有助於細菌的生長繁殖。

(2)乳頭髮育不良:初產婦懷孕期間不經常擦乳頭,上皮脆弱,兒童吸食時間過長,乳頭表皮柔軟,容易出現裂紋,裂紋後嬰兒吸食引母親劇烈疼痛,影響充分哺乳,乳房不易排出,乳汁容易積累。另外,乳頭髮育不良,短平、小、內陷等,乳汁容易堆積。

(3)乳房過於豐滿:哺乳中母親的乳汁排出不良,乳房積存,引起乳腺炎。例如乳房較大,乳房容易垂着,使得下面部分的奶水較不容易流出來。

4、乳腺管阻塞:

(1)常見於繼發性的乳汁淤積,不完全吸空乳房、不規律性經常哺乳及乳房局部受壓是其主要原因。乳汁淤積也多見於乳頭髮育不良者(如乳頭凹陷),影響了哺乳的進行。

(2)初次當媽媽,其乳汁中含有較多的脫落上皮細胞,容易引起乳管的阻塞,使乳汁淤積加重。乳汁淤積使乳腺組織的活力降低,爲入侵細菌的生長繁殖創造條件,加上未及時疏通,從而發生乳腺炎。

5、身體免疫力下降:爲細菌入侵創造更有利的條件,產後身體全身和局部免疫力下降也爲感染創造條件,乳頭溼氣和溫度上升,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免疫力好的人,病變輕,輕度炎症和蜂窩織炎免疫力差的人容易擴散感染,形成膿腫,甚至膿毒血癥。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預防

1、繼發性乳房膨脹可在哺乳前溼熱,按摩乳房,然後擠出部分乳房減輕乳房膨脹,使嬰兒更好地吸入,哺乳後冷卻減輕充血和疼痛,避免緊張和不安。

2、排出淤積的乳汁,疏通乳腺管:排出乳汁的方法很多,如手法擠奶,吸奶泵(或吸奶器)擠奶,針久按摩排乳等,但無論採取哪種方法,都要儘量將淤積的乳汁排出,疏通乳腺管。常用的方法就是手法擠奶,所以在幫助排奶的同時,要教會哺乳媽媽掌握正確的擠奶方法,這樣才能及時解除乳脹,減少乳腺炎的發生。必要時,可以通過配偶吸入輔助排出乳房。

3、首先吸入患側乳房:嬰兒飢餓,初始吸入力相對較大,患急性乳腺炎的母親哺乳時,母親首先吸入患側乳房,儘量吸入嬰兒後,更換哺乳對象,有助於疏通堵塞的乳腺管。如果有膿腫,嬰兒不能吸側乳房。

4、堅持哺乳,不停止哺乳:母乳是嬰兒最好的天然營養品,經濟、營養安全、母子感情提高、抗體和嬰兒抗病能力提高。因此,即使發生急性乳腺炎,也不要輕易回奶,停止哺乳。急性乳腺炎能儘快處理,使堵塞的乳腺管流暢,排出堵塞的乳汁,病情迅速好轉,因此乳腺炎在不形成膿腫之前,應該讓嬰兒吸入,吸入有助於排出乳汁,疏通乳腺管。

5、根據嬰兒需要哺乳:很多母親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定期定量哺乳給嬰兒,牛奶膨脹或長期不哺乳的話,牛奶容易積存,容易誘發乳腺炎,所以哺乳中的嬰兒必須根據需要哺乳,隨時排出乳房。

6、及時治療乳頭皸裂:乳頭髮生皸裂,細菌就會從皸裂處侵入,引起乳腺炎。另一方面由於乳頭皸裂引起疼痛,影響正常哺乳而造成乳汁淤積,成爲細菌的培養基,發生乳腺炎。因此,乳頭裂紋的發生應儘快處理,以免細菌侵入引起乳腺炎。

7、注意乳頭清潔衛生:妊娠後期常用溫水清洗或用75%酒精清洗乳頭的產後每次哺乳前後清洗乳頭,保持局部清潔乾燥。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