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科普 > 婦科疾病 > 8種女性容易患子宮內膜癌

8種女性容易患子宮內膜癌

來源:媽媽親子館    閱讀: 9.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很多女性都被子宮疾病困擾,什麼樣的女性最容易被子宮疾病困擾呢?因此,今天我們的小編輯將向您簡要介紹我們的問題。接下來,讓我們聽聽小編輯對這個問題的簡要介紹。

8種女性容易患子宮內膜癌

1、不孕不育

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伴隨着分娩次數的增加,危險性降低。長期不排卵引起的不孕者比出生的女性容易得這種病。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症的患者也是因爲同樣的原因容易患上這種疾病。

2、肥胖者

肥胖是內分泌失衡的表現,身體的大量脂肪增加了雌激素的貯藏,脂肪有利於雄激素的異化,增加了血中雌激素的含量,導致子宮內膜增生和癌變。

3、月經失調、初潮年齡早或更年期延遲者

更年期前,多爲無排卵狀態,子宮內膜受到無孕激素對抗的單一雌激素長期刺激後,增生變化。

4、糖尿病、高血壓

部分糖尿病、高血壓病等患者,由於長期垂體異常,多囊卵巢綜合徵、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也是致癌的原因之一。

5、由於各種原因長期服用外源雌激素者

只使用外源雌激素而無妊娠激素對抗者,可增加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與使用雌激素的劑量、時間長短有關,加入妊娠激素對抗可以降低危險性。

6、子宮出血久治不愈者

特別是閉經後子宮出血有可能患子宮內膜癌,應儘快進行婦科檢查,儘快發現,儘快治療。

7、x射線暴露史者

受遺傳因素影響,子宮內膜癌患者有家族史、近親腫瘤史,因此有子宮內膜癌家族史者和近親腫瘤史者,其患病危險性提高。

8、經濟收入高、受高等教育的人

與貧困者相比,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高2倍,可能與脂肪攝入過多、體力活動少有關。

調整內分泌,預防子宮內膜癌

子宮癌是指子宮內膜癌變,因此正確的稱呼應該是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統中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是女性健康的殺手之一。50歲以上的圍絕經期女性容易出現。子宮內膜癌是雌激素依賴性腫瘤,其發病與雌激素的關係密切相關。

生育年齡女性卵巢功能旺盛,月經週期正常。每個週期隨着卵泡的發育,體內的雌激素水平逐漸提高,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增生的卵泡排卵後形成黃體,黃體產生雌激素。

孕激素又稱黃體酮,在增殖子宮內膜的基礎上發生變化,爲受精卵着牀做準備的同時,還具有限制子宮內膜增殖、增殖的作用,可以防止子宮內膜像野草一樣無限制的瘋狂增長。妊娠激素的這一特點對防止子宮內膜癌變具有重要意義。

生育年齡女性處於卵巢功能旺盛的階段,子宮內膜週期性依次接受雌激素和妊娠激素的作用,子宮內膜首先呈增生期變化,排卵後接受雌激素的雙重影響,分泌期變化,限制子宮內膜的持續增生、增厚。

由於妊娠激素的保護,育齡婦女通常不會發生子宮內膜癌。因此,妊娠激素是子宮內膜的保護神。

40歲以後,特別是45歲以後,女性進入更年期,卵巢開始從功能旺盛階段進入功能衰退階段,具體表現在卵巢內的卵泡逐漸衰退,排卵能力逐漸喪失。

卵巢不能排卵,意味着卵巢不會週期出現黃體,也不會產生妊娠激素。更年期女性常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中醫稱爲崩潰)是因爲卵巢不能排卵,體內妊娠激素不足,子宮內膜無序增殖。

更年期婦女體內單一雌激素長期刺激子宮內膜,可促進子宮內膜無節制增長,輕則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重則誘發子宮內膜癌。

因,預防和治療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具有預防子宮內膜癌的效果。

內分泌調節方法簡單,而且價格非常便宜,具體使用方法採用孕激素週期療法:甲羥孕酮(也稱安宮孕酮)6~10毫克(3~5張),月經週期第15天口服,每天1次,連續10天,停藥後3~7天

妊娠激素週期療法是模仿正常的月經週期,在月經後半期補充妊娠激素,將增生期的子宮內膜變成分泌期的內膜,抑制內膜繼續增加,達到預防子宮內膜癌的目的。

絕經後,卵巢萎縮,功能衰竭,不分泌雌性、妊娠激素,理所當然,沒有雌性激素刺激,子宮內膜應該不會癌變。但是,現實中,閉經後的老年女性仍然是子宮內膜癌的受歡迎對象,爲什麼會發生子宮內膜癌呢?

人體有雌二醇(E2)、雌酮(E1)和雌三醇3種雌激素。雌二醇產於卵巢,約半數雌酮產於卵巢,另一半主要由脂肪等組織合成,雌三醇是雌二醇和雌酮的代謝產物,生物活性弱。

絕經後,卵巢功能衰竭,體內雌激素主要是脂肪等組織合成的雌酮,肥胖者過多的脂肪會合成很多雌酮,過多的雌酮會刺激子宮內膜,容易誘發子宮內膜癌。

由此可見,更年期女性體內性激素失調,雌酮水平相對提高,是子宮內膜癌發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月經失調,特別是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者,肥胖者應對子宮內膜癌引起重視,定期到醫院認真檢查,協助醫生積極治療,防止子宮內膜癌發生。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