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健康生活 > 33歲女性慢性下肢靜脈功能不全的診療經過

33歲女性慢性下肢靜脈功能不全的診療經過

來源:媽媽親子館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聲明:本文僅用於科普用途,爲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裏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33歲女性慢性下肢靜脈功能不全的診療經過

摘要:患者因右下肢小腿部及脛前皮膚瘙癢,撓抓後皮膚破潰結痂來我院就診,結合肢靜脈超聲診斷爲慢性下肢靜脈功能不全,採取手術治療,藥物抗感染、抗凝治療後,患者活動後雙下肢酸脹感較前稍緩解,各皮膚丘疹皮損區瘙癢感緩解,預後較好,現患者長期隨訪。

【基本信息】女、33歲

【疾病類型】慢性下肢靜脈功能不全

【就診醫院】黑龍江省醫院

【就診時間】2021年06月

【治療方案】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頭孢+低分子肝素)

【治療週期】住院治療7天,門診隨訪

【治療效果】患者活動後雙下肢酸脹感較前稍緩解,各皮膚丘疹皮損區瘙癢感緩解,複查未見明顯異常

一、初次面診

去年6月份,我門診來了個患者。自訴是在5年餘前無明顯誘因下先出現雙下肢靜脈曲張,伴久坐或站立時間過久後下肢酸脹乏力,擡高患肢或休息後可減輕,無明顯疼痛,2年前出現右下肢小腿部及脛前皮膚瘙癢,撓抓後皮膚破潰結痂,患者未予特殊處理,後逐漸發展爲四肢、背部均出現類似瘙癢症狀,撓抓後皮膚破潰結痂,伴有色素沉着斑塊,無明顯紅腫、活動期潰瘍,無發熱,無咳嗽,無胸悶、憋氣,自行塗抹藥膏(具體不詳)治療。現爲求進一步治療,患者特來我院就診,門診以"慢性下肢靜脈功能不全"收入院。

二、治療經過

入院後患者專科情況∶腹部未見曲張靜脈,雙下肢等長等粗,皮膚張力不高。雙側小腿皮溫正常,雙下肢小腿部及脛前皮膚可見癒合性潰瘍及色素沉着斑塊,無壓痛。雙側小腿部可見散在淺靜脈迂曲、擴張,站立後明顯,擴張靜脈質軟。小腿無紅腫及壓痛;餘未見異常。雙側腹股溝區壓痛(-),雙側腓腸肌壓痛(-),Homan's徵(-),雙側足背動脈、脛後動脈、膕動脈、股動脈搏動可。肢靜脈超聲示∶雙下肢隱股及穿靜脈瓣膜關閉功能不全(見圖),其餘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初步診斷∶慢性下肢靜脈功能不全。建議患者行手術治療,家屬及患者同意,在排除手術禁忌症後,採取靜脈高位結紮及主幹與曲張靜脈剝脫術,術後給予頭孢抗感染,同時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以防止血栓的形成。

三、治療效果

患者術後神志清,精神好,飲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患者活動後雙下肢酸脹感較前稍緩解,各皮膚丘疹皮損區瘙癢感緩解,四肢、軀幹散在豆粒大小臘紅丘疹、結節,上有鱗屑,可見瘢痕。現患者恢復尚可,要求出院,患者複查未見明顯異常且患者恢復可,於是辦理出院。囑咐患者出院後注意穿醫用彈力襪,避免久站、久坐,間歇擡高病肢。

四、注意事項

1.定期複查:定期複查超聲,如有異常情況及時門診複查。

2.日常生活管理: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廁,每天適度溫和的運動,多散步;避免長時間的站或坐,避免重體力勞動;需要久站時,需穿醫療級彈力襪,每天晨起穿好後再下牀;避免穿塑形緊身衣,不要穿緊緊包裹腰部,腹股溝或大腿的衣物;站立的時候不時轉換站立的重心;休息時把腿擡高至心臟高度處;清淡高纖維飲食,保持大便通暢,避免長期便祕;長期從事站立工作者,應經常走動,多做踝關節的屈伸活動。

五、個人感悟

下肢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是一組由靜脈逆流引起的病徵,常見症狀爲下肢沉重、疲勞、脹痛等症狀,可能與原發性淺靜脈或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繼發性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深靜脈血栓形成後,靜脈外來壓迫)等有關。建議廣大人羣在出現症狀時及時到醫院就診,避免延誤病情。該病例中患者病程時間較長,未能及時處理,一直到疾病發展嚴重時採取治療,這是不建議的。對長期從事站立工作者,應經常走動,多做踝關節的屈伸活動。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