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健康生活 > 置入頸動脈支架防治腦梗塞

置入頸動脈支架防治腦梗塞

來源:媽媽親子館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頸動脈狹窄和缺血性腦卒中頸動脈爲腦組織提供80%以上的供血。頸動脈狹窄除了可造成腦供血減少外,常因狹窄部動脈硬化斑塊破碎、局部血栓形成脫落、斑塊內出血而發生缺血性腦卒中。60%的缺血性腦卒中是由顱外血管疾病引起的。治療頸動脈狹窄是預防腦卒中的重要手段。

置入頸動脈支架防治腦梗塞

頸動脈狹窄治療的發展

傳統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即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在過去的50年中,這種手術爲腦卒中的預防作出了很大貢獻。近十年來隨着血管腔內介入技術的發展,頸動脈腔內成形、頸動脈支架置入技術日臻成熟,特別是腦保護技術的發展,爲頸動脈支架技術提供了更加安全的條件。

頸動脈支架技術是一種利用特殊器材通過血管腔在頸動脈的狹窄處放置金屬支架擴張和支撐狹窄部的微創治療技術。它損傷小、操作方便、併發症少、效果與傳統手術相當,是一種很有優勢的治療頸動脈狹窄、預防腦卒中的新技術。

頸動脈支架置入術

支架置入的指徵與手術類似,臨牀上根據病人平時有無症狀分別掌握。所謂有症狀即是有過小卒中(TIA)發作如一過性黑蒙或肢體麻木、無力等,或是既往得過中風,經過治療現已基本恢復正常者。對這些人治療標準要稍微放寬,如相應一側頸動脈狹窄超過50%以上即可考慮。

對沒有症狀的患者則應狹窄在60%以上才予考慮。總體上狹窄達70%~99%的病人更適宜做這一治療,因爲此時患者更易發生腦卒中。當然,臨牀上還有一些影像學指標做參考,一些年老體弱的病人、手術技術難度較大的病人、再狹窄需要再次治療的病人,也可以進行支架治療。

支架治療操作簡單、創傷小,一般在局麻下進行。在大腿根部穿刺股動脈作血管造影,用球囊導管擴張,再用支架輸送導管將支架送至狹窄部位並釋放,必要時再進行擴張,手術就完成了。支架治療少有外科麻醉、手術損傷併發症,可能發生的術中神經系統損害曾阻礙它的臨牀推廣應用。這是因爲操作中由血管擴張產生的硬化斑塊及血栓碎片順血流入腦會造成腦栓塞。

隨着醫學技術的進步,多種腦保護裝置應運而生,目前主要有三種類型:一種是遠端球囊阻塞型,一種是近端球囊阻塞型,還有一種是遠端濾器型。以遠端濾器型爲例,它是用高技術生產的精密器材,在對狹窄部進行治療前,先將這一裝置送到狹窄部遠端,在那裏釋放形成一隻像雨傘一樣的濾器,在“傘布”上有很多小孔允許血液通過,但稍大的斑塊、血栓則被濾器擋住,操作完成後濾器可以像雨傘一樣收攏,將收於其中的斑塊、血栓帶出。這樣就大大減少了頸動脈支架置入術的併發症。

腦卒中重在預防 歐美國家的缺血性腦梗塞發病率曾較高,通過幾十年的積極預防,目前發病率已明顯降低。在我國,大部分人還只是用一般藥物預防,積極的預防觀念不夠,這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首先,要樹立腦卒中是可以積極預防的觀念。積極治療頸動脈狹窄,預防腦卒中,包括手術切除、腔內擴張、上支架是目前的主要手段。

手術切除頸動脈內膜是較爲成熟的預防方法之一,上支架是一種創傷小、恢復快的新技術,隨着腦保護技術的不斷完善,頸動脈支架置入術已成爲創傷小、效果好的較爲完善的治療方法。

理財
家居
運動健身
傢俱
健康生活
戀愛技巧
真情實感
二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