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用品 > 教育資訊 > 清明節吃青團的來歷是什麼 吃青團是哪裏興起的風俗

清明節吃青團的來歷是什麼 吃青團是哪裏興起的風俗

來源:媽媽親子館    閱讀: 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明節前幾天,青團是大家早上很愛吃的食物,特別是在南方很是流行,已經成爲了清明節的一種傳統習俗了,那麼清明節吃青團的來歷是什麼?吃青團是哪裏興起的風俗?下面本站小編帶來介紹。

清明節吃青團的來歷是什麼 吃青團是哪裏興起的風俗

清明節吃青團的來歷是什麼

關於吃青團的來歷,主要有以下兩種說法,一個和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有關,還有一個則是和晉文公有關。

有一年清明節,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農民上前幫忙,將李秀成化裝成農民模樣,與自己一起耕地。清兵沒有抓到李秀成,並未善罷甘休,於是在村裏添兵設崗,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他們給李秀成帶吃的東西。

清明節吃青團的來歷是什麼 吃青團是哪裏興起的風俗 第2張

耕田的農民回到家後,苦苦思索帶什麼東西給李秀成吃時,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頓時計上心頭,連忙採了些艾草回家洗淨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隻只米糰子。然後把青溜溜的糰子放在青草裏,混過村口的哨兵。

李秀成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後,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後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禦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來

第二種說法是相傳是因晉文公紀念“割肉奉君”的介子推,把清明節的前一天定爲寒食節,這一天大家不能生火做飯,只能吃冷食。而冷食是事先做好無需加熱的食品,青團正好是這種食品,大家也就紛紛吃起了青團。後來寒食跟清明節連在一起,吃青團也就成了清明節的一項習俗了。

吃青團是哪裏興起的風俗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團是用清明前後纔有的一種艾草的汁拌進按比例配好的糯米/粘米/麪粉裏,手工揉勻,再根據各人喜好包裹進不同的餡料蒸制而成。因爲清明節後雨水的增多,正是春節好時光,對於此時來說春遊是一項很好的遊玩項目,所以大部分情況下青團被當作春遊或者聚會小食。

吃青團,不僅是爲了緬懷過去,緬懷先人,還是爲了迎接新生活。所以,吃青團對於過去和現在都有着一定的意義。

清明節吃青團的來歷是什麼 吃青團是哪裏興起的風俗 第3張

總之,青團的營養是很豐富的,但是老年人和小孩飲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免對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四川成都一帶以炒米作團,用線穿之,或大或小,各色點染,名曰“歡喜團”;浙江南部各地家家戶戶都要做一種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掃墓時用來祭奠先人的;北方還會吃棗糕。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更多精彩請繼續關注小編。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