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用品 > 教育資訊 > 企業低俗營銷亂象爲何屢禁不止 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企業低俗營銷亂象爲何屢禁不止 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來源:媽媽親子館    閱讀: 3.2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某食品品牌產品包裝文案被指打低俗擦邊球,引發網友熱議,一直以來,有關這種低俗營銷的案例不在少數,那麼,爲何屢禁不止呢?下面本站小編就帶來介紹。

企業低俗營銷亂象爲何屢禁不止 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企業低俗營銷亂象爲何屢禁不止

看到這種低俗營銷,着實感到噁心!可商家卻樂此不彼,究其原因不外有如下幾點:

首先,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中,低俗營銷依然有一定的市場空間。尤其是在把流量作爲核心KPI的營銷中,企業爲了追求短期的流量爆發,在廣告中有意使用一些低俗的內容,讓內容更容易傳播出去。

其次,錯把低俗當創意,企業在營銷推廣上搞些創意很正常,希望藉此引起別人的興趣。製造一些兩性話題,挑動受衆情感,這類型內容一直比較敏感,爭議比較大。一些企業由於對內容的把控不到位,經常把低俗當幽默。

最後,就是內容審覈不嚴。在低俗內容遭到社會質疑時,大多數企業都以“內容審覈不嚴、第三方合作方的內容”等作爲藉口。內容審覈不嚴確實是一條原因,某條廣告,可能是某個業務部門爲了部門業績單獨投放的,只經過部門領導審覈,沒經過公司高層或法律部門的審覈。

低俗營銷的存在,根本原因在於價值觀的缺失,爲了利益,可以無所不用其及。所以正因爲如此,低俗營銷一直存在。以後,也許隨着法規或所有人素質的提升,低俗營銷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少,但是,一個也沒有,目前來說,不太可能的。

再加上現在流量爲王時代,一些企業不擇手段地創造所謂熱點,其中不乏用低俗內容去吸引用戶的眼球,進而成爲(負面)新聞話題,即使以出醜的代價獲得曝光也無所謂,缺乏商業倫理和社會責任。這就是低俗營銷屢禁不止的根本原因。

那麼,對於這些低俗營銷行爲該如何處罰呢?

我覺得應該抓到一起嚴打一家,罰得它傾家蕩產,唯有如此,才能對企業起到足夠的懲戒作用,以儆效尤!

根據《廣告法》規定,廣告不得妨礙社會公共秩序或者違背社會良好風尚,不得含有淫穢、色情、賭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內容。

企業低俗營銷亂象爲何屢禁不止 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第2張

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商業的競爭本質是對消費者注意力的搶奪。在注意力稀缺時代,商家要絞盡腦汁爭奪消費者的注意力和時間,而且是低成本甚至是免費的。如何在同質化產品和服務中脫穎而出,企業都從營銷渠道、點子創意、文案段子等使出了“渾身解數”,即便小如辣條也是如此。

“內容爲王”原本也已是營銷行業的共識。但問題在於,當前大多數品牌的廣告與內容依舊割裂,創意極其出衆,但轉化效果難以保證。尤其互聯網紅利觸頂,觀衆的審美水平日益提高,找到內容營銷的新玩法新增量,已經是國貨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如今講“內容營銷”,早已不只是聚合流量這麼簡單。任何單一的營銷活動都像轉瞬即逝的煙火,如果沒有匹配的後鏈路承接,那前期聚合起來的流量則極容易流失,沒能成功帶動或短期或長期的轉化,最終都只會是品牌的“自嗨”一場。內容營銷始終是以內容直面用戶。優質、創新的內容可以抓住用戶的注意力,但僅做到“吸睛”還遠遠不夠。

想要以內容留住用戶,必然是要建立與用戶間的深層情感連接與溝通,將品牌融於內容,通過內容塑造出品牌的理念、價值觀、產品特性,才能夠充分呈現品牌,實現品牌與用戶間的“共情”。

當然內容營銷實現品效合一併不容易。傳統的玩法更多就是在做曝光,內容從面向用戶輸出,到持續碎片化曝光、引發熱點話題讓用戶關注,這一整個跨平臺的傳播路徑就相當長,既有時間差又有信息差,很難直接鏈接銷售轉化。無論短視頻、直播冠名,還是強互動的主題挑戰賽,由內容吸引而來的流量都可以找到品牌官方號這一承載地。

品牌的最終目的始終是做生意。“名利雙收”說到底也還是要讓內容營銷與轉化效果相關聯,品牌需要的不是隻看曝光“熱鬧一場”,而是看向內容營銷的後鏈路,將轉化能力作爲營銷行動的重要考量之一。相比起過去單純的內容營銷,全鏈路模式下的品牌與用戶所建立的連接都是雙向的:用戶參與互動,表達對品牌的感受;品牌發起互動後再用一系列新鮮玩法將用戶導向下一環,環環相扣,打造出流量閉環。

企業低俗營銷亂象爲何屢禁不止 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第3張

以上就是有關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繼續關注。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