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母嬰用品 > 故事音樂 > 中國古代賦稅制度是如何演化 古代賦稅制度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中國古代賦稅制度是如何演化 古代賦稅制度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來源:媽媽親子館    閱讀: 9.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元前594年,魯國開始實行“初稅畝”,它規定不論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實際畝數徵稅。這是我國徵收土地稅的開始。那麼中國古代賦稅制度是如何演化?古代賦稅制度的發展史是怎樣的?下面本站小編帶來介紹。

中國古代賦稅制度是如何演化 古代賦稅制度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中國古代賦稅制度是如何演化

稅,分禾、兌。禾指五穀,禾指交換。禾兌兩字的結合,意指用穀物交換租賦,古代的稅收開始是以繳納糧食等農產品爲主的。

稅在古代還可以稱爲:貢、助、徹、租、庸、調、課、捐、賦。

大禹“任士作貢,分田定賦,什一而稅〞,憑藉公共權力征收士地出產物,歷史上稱之爲“貢”或“禹貢”,首開了我國土地稅徵收的先河,是我國稅收

的雛形。

中國古代賦稅制度是如何演化 古代賦稅制度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第2張

採取法律形式確立國有賦稅制度。即以五十畝地爲計量單位,並取其平均值的十分之一,作爲向國

家繳納的貢賦.

商朝的助法是指藉助農戶的力役共同耕種公田,公田的收穫全部歸王室所有,實際上是一種力役之徵。

周朝基本上是沿襲了夏商的賦稅制度。西周仍實行井田制,在此基礎上推行"徹法"所謂徹法,就是每個農戶耕種的土地要將一定數量的士地收穫量交納給王室,即“民耗百畝者,徹取十南以爲賦。

商鞅變法: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任命商鞅先後兩次實行以 “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必之法”爲主要內容的變法。

古代賦稅制度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秦統一六國後,在原有賦稅制度的基咄上,對賦稅制度進行了改進。田租、賦稅是秦國的重要財產來

源。泰除按地收租外,還論戶取財,也就是所謂的口賦,即人頭稅。秦時的賦稅除上述兩項外,還有徭役制度,就是無償徵取力役之課,是秦賦役制度的重要部分。漢朝時開始“編戶齊民”,國家把農民編爲戶籍,作爲徵收賦稅徭役的根據。編戶制度標誌着我國封建社會賦稅徭役制度的正式形成。

隋及唐前期的賦稅制度均是以均田制爲基礎的租庸調製。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將無主土地按人口數分給小農耕作,土地爲國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後歸其所有。地主階級的士地並不厲於均田範圍。均田制始手北魏。

宋開始實行鈔鹽法,商人向政府交錢領取鈔鹽券.

中國古代賦稅制度是如何演化 古代賦稅制度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第3張

憑券買鹽銷售。宋鹽稅是國家主要財政收入。另外,宋還對出海貿易的商舶及海外諸國來華貿易的商舶徵稅。宋熙寧年間,王安石推行“青苗法”。田賦夏、秋二稅在財政收入中所佔比例日趨減少礦、鹽、茶、工商稅收類和專賣等稅的收入比例日益增大,並漸趨佔主要地位。

元政權佔有中原的時間先後不同,各地原來的法制也有差異,形成元朝田賦法的不統一。南北稅制不同,稅賦不一,素有"南重於糧,北重於役"之說。北方仿行唐租庸調法,江南仿唐兩稅法。

明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首輔張居正頒行 “一條鞭法”,將各種賦役儘可能歸併爲幾項貨幣稅,以徵收貨幣代替徵收實物和徵發差役。一條鞭法是中國古代賦役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它以貨幣稅

代替實物稅,結束了歷代以來以徵收實物爲主的國家稅收方式。

清朝雅正時期實行 “攤丁入畝”即把丁稅平均攤入田畝中,徵收統一的地丁銀。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更多精彩請繼續關注小編。

媽媽用品
寶寶用品
海淘用品
教育資訊
故事音樂
親子游戲
行爲習慣
性格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