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學育兒 > 兩性知識 > 產後帶病好治嗎?中醫這樣治療

產後帶病好治嗎?中醫這樣治療

來源:媽媽親子館    閱讀: 1.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產後生病是常見的情況,發生這種現象後,我們必須立即進行合理的治療和烹飪,一般主要用中醫分型對症治療。

產後帶病好治嗎?中醫這樣治療

產後帶病治療

1、溼熱治療方法:清利溼熱。

方藥:易黃湯加減。

黃柏10克,知母10克,車前子10克(包煎),土茯苓15克,六一散10克(包煎),根皮10克,白椿10克,山梔10克,川牛膝10克。

加減:兼見脾虛者,加山藥10克、白朮10克、芡實15克、薏仁15克肝經溼熱偏差者,加龍膽草6克、柴胡10克、木通6克、黃芩苷10克、生地12克。

2、熱毒治療法:清熱解毒。

方藥:五味消毒飲料加減。

蒲公英15克、金銀花15克、野菊花10克、紫花地丁15克、向日葵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鴨跖草30克。

加減:夾瘀腹痛者,桃仁10克,生薏仁15克,紅藤15克,敗醬草12克。熱得受傷的人,生地15克,芍藥12克,麥冬12克。

3、脾虛治療方法:健脾益氣,除溼止帶。

方藥:參苓白朮散加減。

炒黨蔘10克、炒白朮10克、淮山藥12克、白扁豆15克、茯苓12克、炙甘草3克、木香6克、蓮子肉10克、砂仁15克、砂仁3克(下)。

加減:腰痠腰痛者,加杜仲10克,川斷10克,桑寄生10克。下肢腫脹者,豬苓12克,車前子15克(包煎)陰癢者,蛇牀12克,青椒6克。

4、腎陽虛治療方法:溫補腎陽,固定澀帶。

方藥:內補丸加減。

鹿角霜10克(包煎)、菟絲子10克、潼蒺藜10克、黃芪10克、桑螵蛸12克、制附塊5克(先煎)、杜仲10克、補骨脂10克、赤石脂12克(先煎)、煅龍牡各15克(先煎)。

5、腎陰虛治療方法:益腎滋陰,清熱止帶。

方藥:知柏地黃湯加減。

知母10克、黃柏10克、生地12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山藥12克、地骨皮15克、茯苓10克、麥冬10克。

加減:腰膝痠軟者,加川斷12克、懷牛膝10克;

頭昏目眩者,加枸杞子12克、旱蓮草12克、女貞子10克。失眠多夢者,加酸棗仁12克、夜交藤30克。

產後接受食療

1、鯽魚燉豬蹄:鯽魚20克,豬蹄1只,放入砂鍋,加入適量的水,慢慢燉調味料,每天1次。

2、雞肉白果煎:雞肉200克(切塊),白果10克,黨蔘30克,白朮10克,淮山30克,茯苓15克,黃芪30克,煮湯,去藥渣,喝湯吃肉。每天一次。

3、扁豆止帶煎:白扁豆30克,淮山30克,糖適量。白扁豆用米泗水浸去皮,與淮山一起煮至熟,加入適量的糖,每天服用兩次。

帶病治療偏方

1、向日葵治療帶病:向日葵莖或根、荷葉各12克,紅糖適量。用水3碗,將向日葵莖或根、荷葉煎至半碗,加入紅糖溶解或煮成糖漿。一天兩次,飯前空腹喝。本方面適用於溼熱帶病。

2、冬瓜子治病:冬瓜子、冰糖各30克。將冬瓜子洗淨,碾成粗末,加入冰糖,衝一碗熱水,放入陶罐,用文火隔水燉。每天兩次,連續幾天服用。本方面適用於溫熱帶下。

3、鬍子治療疾病:疾病、銀花各30克、綠豆30-60克。首先,把前兩個味道洗乾淨,把藥汁和綠豆煮成粥,加入適量的糖調味,每天一次,連續三到五天。本方面適用於熱毒引起的疾病。

4、馬鞭草治病:馬鞭草60克(乾貨30克),豬肝60-100克。將馬鞭草洗淨切成小段,豬肝切片,混勻後用瓦碟載之,隔水煮熟服食。每日1次,3--4次顯效。本方適用於熱毒所致之帶下病。

5、薏苡仁治帶下病:薏苡仁50克,大米150克,土茯苓10克。全部洗乾淨,土茯苓放入紗布袋,扎口,水煮到米粥濃,去藥袋,吃粥。

6、段禹餘糧治病:段禹餘糧、乾薑各等量。共研爲細末,每次空腹服6克,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脾虛帶下,證見帶下色白或淡黃。質粘稠。沒有臭味,綿綿不斷,顏色蒼白或萎黃,四肢不溫,精神疲勞,納少便瀑布,雙腳浮腫,舌頭淡苔白或油膩,脈慢。

7、生薑治病:生薑30克,半復適量。將半夏研爲細未,以麪糊爲丸,如梧桐子丸,每服30~50粒,薑湯送下,每日2次。脾虛帶下來。

8、乾薑白芍治病:乾薑、白芍各等量。將上藥炒黃共研爲細未,貯罐備用。每服9克,米湯送,每天2次。腎陽虛帶下,白帶冷,量多,質量稀少,腰痠,小腹冷,小便頻率長,夜間特別是大便瀑布薄,舌質薄,苔白,脈沉。

9、炒乾薑治帶下病:乾薑適量。炒黑研是細節,儲存在罐子裏,每次服用4.5克,空腹用熱水送,每天2次。脾虛帶下。

10、沙棘根白皮治療帶病:沙棘根白皮30克(生鮮60克),糖或蜂蜜適量。椿根白皮加水300毫升,煎150毫升,去渣,加糖或蜂蜜30克,每次服用30毫升,每天2~3次。由於溼熱下注,宮頸炎、宮內膜炎等疾病可見。帶下量多,色黃或黃白,質粘,有臭氣,胸悶,食物不好,陰癢,小便黃少,舌苔黃厚,脈溼微。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