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科普 > 用藥指南 > “滄海變桑田”的生態旅遊奮進路

“滄海變桑田”的生態旅遊奮進路

來源:媽媽親子館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時光追溯回1957年12月,615名省直機關上山下鄉幹部和186名福建、廣東等地轉業軍官組成的黃崗山墾殖場開墾先鋒,響應建設山區、開發山區號召,滿懷報國之情,胸懷興墾之志,義無反顧踏上地處宜豐的邊陲小鎮,斬棘修路、墾荒造田、興修水利、創辦工業,在荒蕪的土地上揮出了第一把鋤,壘起了第一間房,拉開了黃崗山墾殖場大開發的序幕,將荒涼之野打造成一方錦繡之地、富庶之鄉。

“滄海變桑田”的生態旅遊奮進路

2000年6月,屬地管理這趟“專列”將黃崗山載入建設“大美生態、科技文明新宜豐”快車道,歷經63年滄海桑田的變遷,黃崗山墾殖場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今日的黃崗山,成爲鑲嵌在贛西北“中國竹子之鄉”宜豐縣境內的一顆璀璨生態明珠,境內氣候宜人,風光旖旎,年平均氣溫17.1℃,山石景觀奇特,極爲可觀。尤其是近年來,該場按下高端特色生態旅遊的“快進鍵”,形成“以健康環保工業爲支柱,以優質文旅產業爲核心,以生態休閒農業爲導向”的發展模式,打造了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省生態文明示範基地——九天國際旅遊度假區和省級5A鄉村旅遊點、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炎嶺美麗鄉村兩個核心文旅品牌,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國家級生態村、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國家森林鄉村、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等國字號生態品牌精美呈現,“春賞花、夏避暑、秋採摘、冬養生”的鄉村旅遊格局初步成熟,實現了鄉村振興的華美蝶變。

揚優成勢

特色旅遊產業有筋骨

黃崗山墾殖場激活優美生態風光和人脈資源優勢,把綠水青山轉化爲金山銀山,分區分功能建立了生物醫藥、旅遊產業、休閒農業這三個支撐綠色崛起的“臺柱子”,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相得益彰的發展之路。

醫療產業集羣發展。積極支持服務“生態大健康”企業上市。醫療康養產業實現了單一的醫藥膠囊製劑向醫療健康產業集羣發展。構建了“三基地一中心”,即以華太藥業爲代表的藥物製劑產業基地,以大宇、犇牛爲代表的化學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產業基地,以中奇、寶澤爲代表的中端醫療器械及醫療包裝材料產業基地,同時建立醫藥物流營銷配送中心。該場目前引進生物醫藥企業7家,年總產值超5億元,創稅3500萬元以上,規模以上企業江西華太藥業年產值3.5億元,納稅2500萬元。

生態旅遊提質提速。打造了“七彩炎嶺”美麗鄉村品牌,全面完成美麗鄉村硬件旅遊基礎項目建設。省級5A鄉村旅遊示範點——集“觀光、休閒、研學”於一體的炎嶺九趣樂園開園運營,4個月來接待遊客4萬餘人,創旅遊產值200餘萬元,領跑全縣旅遊業態發展;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九天國際旅遊休閒度假區全面建成,主打品牌峽谷漂流以最大落差和刺激著稱,四星級藥膳民宿園九天溪院,每逢避暑旺季、節假日一牀難求,九天旅遊運營7年來,共接待遊客100餘萬人次,單日接待量最高達4200餘人。兩個核心旅遊品牌多次被中央、省級媒體進行專題報道,實地取景。炎嶺九趣樂園也即將成爲今年在宜豐召開的宜春市旅發大會的一個觀摩亮點。

休閒農業蓬勃興起。該場始終把培育富民產業作爲魅力鄉鎮建設的靈魂,通過發展採摘園、休閒農莊,推動文旅融合。一批以黃桃、高山野茶、有機楊梅、獼猴桃、草莓、火龍果、葡萄爲特色的採摘觀光園蓬勃興起。炎嶺果業串珠成鏈,開發建成規模達4000餘畝、品種達16種的水果種植基地。省級專業合作社黃崗山九嶺農莊圍繞採摘、民宿、垂釣等項目構建一體化經營模式,發展節會經濟,把“桃花節”作爲旅遊和產業融會貫通的有效途徑,遊人絡繹不絕。

綠色爲底美麗家園清新有魅力

該場把綠色作爲最強底色,致力於天藍、地綠、水清生態品牌的創建,深度推進獨具特色、生活舒適、整潔乾淨的美麗家園建設,彰顯出美麗黃崗山魅力。

建設舒適宜居黃崗山。該場注重建設與整治並重,場村面貌展新顏。突出宜居建設目標,以公路沿線爲核心,以分場、村部爲主軸,重點開展宅改、杆線整理、排水溝、垃圾清除等環境綜合治理,引導建設2000餘戶“美麗庭院”,配套民居庭院式柵欄風格的綠化美化;系統治理生活垃圾,全面清理集鎮街道、鄉村主幹道沿線、山邊河道、居民集中點等區域淤積存量垃圾,在全縣試點建立垃圾兌換銀行,實現了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置全過程有序管理;不斷深入推進拆旱廁,建沖水式衛生戶廁的“廁所革命”,改竈、改水、改廁率達95%以上;實行涉污企業搬遷關停,整改畜禽養殖企業,嚴禁秸稈燃燒,全面落實河長制,開展河塘溝渠治理“清淤行動”,建立污水處理中心,重點整治黑臭污水體和白色垃圾,保持了耶溪河源頭的一汪碧水。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該場把鄉村文化、鄉韻鄉愁融入民居建設,相繼實施了3980套國有農墾危舊房改造建設,完成20餘個安置小區基礎配套建設;按照星級旅遊標準,在集鎮和旅遊景區植入導向系統、星級廁所、亮化、美化等旅遊基礎設施元素,新建10餘個旅遊公廁,15000餘平方米的鄉村旅遊停車場;推進城鄉道路從主動脈到毛細血管的全方位聯通,加速瀝青、水泥、青石板、碎石和木竹棧道等路面建設爲特點的村村通、組組通、戶戶通改路工程,近年來硬化油化鄉村道路公路總長50餘公里。

實施生態綠化工程。嚴格執行“三禁伐、兩限伐”林業管理政策,加強生態公益林、自然林的管護,強化古樹名木保護,對炎嶺村“七彩樹”及古樟樹羣、紅豆杉等名木古樹建案管理,實行掛牌保護;開展全民植樹培綠,建成職工居民點綠化32個,綠化面積2萬餘平方米,植樹造林25萬株,打造碧水藍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

釋放紅利增進民生福祉有溫情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該場以“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爲奮鬥目標,努力增強職工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持續推進“三個民生”建設,大力釋放發展紅利,增進民生福祉。

保障“底線民生”。精準開展脫貧攻堅,持續加大對貧困戶的幫扶力度,建立扶貧愛心超市,建檔立卡的33戶57名扶貧對象已全部脫貧,全面完成脫貧任務;精準扶助各類優撫、救助、低保對象,確保了困難羣體收入增幅高於農工年人均收入增幅;精準發放低收入困難羣體、零就業、因病返貧等困難家庭“123”扶貧幫困和“三助”年均達15萬元以上。

提升“基本民生”。全面落實社會保障政策,退休職工人均月養老金從進入保障前的220餘元,提高到現在的2800元;從2008年開始,每年對在崗在冊2300餘名職工按照每人1000元標準進行社保補助,年均補助230餘萬元;年均籌資360餘萬元將職工羣衆全覆蓋納入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農村居民醫保範疇,其中240餘萬元用於全場退休職工參照省困難企業城鎮職工醫保政策享受醫保,職工羣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打造“產業民生”。按照“兩不愁、三保障”要求,統籌九趣樂園、九嶺農莊、九天茶園等省農墾扶貧項目資金和光伏發電、竹蓀種植等專項產業扶貧項目資金1000餘萬元,採取“村級組織、農戶資源、社會資金”三位一體的股份制運作模式,大力實施產業扶貧就業,保障農工和貧困戶獲得兜底收入、勞務收入、收益分紅三重收益,帶動了800餘人次農工和貧困戶就業,2019年農工年人均收入達12000元以上,農工和貧困戶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村集體經濟也得以壯大。

共建共治黨建陣地建設有創舉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該場在探索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中,始終堅持基層組織建設、意識形態領域和黨風廉政建設三條主線,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爲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打下堅實的組織基礎。

創優黨建“三化”模式。該場以標準化、規範化、信息化“三化”建設作爲基層黨建工作的核心,創新黨建服務模式,按照凝聚黨心、服務羣衆的理念,整合“黨羣服務文明實踐綜合治理”機構職能,在全縣搭建了鄉鎮層面“合三爲一”的黨羣服務中心大平臺,構建了集黨員教育管理、文化信息共享、便民政策諮詢、矛盾糾紛調處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機制。開展黨建“三化”建設以來,整合提升村級黨羣服務中心9個,有力加強了基層黨組織的陣地建設。

強化作風建設轉變。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和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責任制,圍繞宜豐“優環境、促發展,作示範、勇爭先”大討論活動,以優化政治生態環境、營商環境、自然生態環境,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爲主題,突出抓好作風建設,重點查找問題促整改,狠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大力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風頑疾和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等突出問題,促使黨員幹部作風的轉變,牢固繫好黨風廉政“安全帶”。

培育鄉村文明新風。突出農墾文化、鄉村文化特色,挖掘人文歷史,投入300餘萬元建立了黃崗山墾殖場展館、炎嶺文史館、黨風廉政文化教育點等黨羣教育基地,炎嶺村被評爲全省第六屆文明村鎮,炎嶺文史館納入全省第五批村史館;組建1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志願服務隊伍12支;以文育人,組織開展“最美好人”等活動評選,崇尚好人思想,凝聚正能量;將文化元素深入融進百姓生活,開展豐富多彩、深受羣衆喜愛的“送文化、送春聯、送戲下鄉、舉辦旅遊節”等文旅活動;大力倡導移風易俗,破除陋習,綠色殯改深入人心,火化率、入公墓率達100%。

黃崗山墾殖場將繼續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方面完善、提高,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努力將黃崗山墾殖場打造成一座宜居、宜業、宜遊,美麗、幸福、活力的生態旅遊特色小鎮。(漆衛軍)

婦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兒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