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學育兒 > 懷孕 > 糖尿病的症狀

糖尿病的症狀

來源:媽媽親子館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多尿、多飲、多食與體重減輕,通常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狀,而很多人在糖尿病的初期,往往沒有感覺有什麼不舒服的症狀。那麼糖尿病是怎樣形成的呢?可以怎樣減輕?有需要的朋友不妨看看媽網百科怎麼說。
糖尿病的症狀
糖尿病的症狀

不同類型、不同病期的糖尿病患者可以有輕重不同的症狀,輕者可以毫無感覺,重者可以影響生活,可以是典型的症狀(三多一少),也可以是非典型似乎很難與糖尿病聯繫在一起的症狀。典型的症狀是多尿、多飲、多食與體重減輕,按發生機制講是應按這個順序發生,但也可以僅僅突出某一個症狀。多尿:不僅指尿的次數增多,而且尿量也增多,24小時可達20多次,尿量可達2~3升以至10升之多。甚至尿的泡沫多,尿漬發白、發粘。多尿是由於血糖升高,超過腎糖閾,排入尿中的糖多,於是尿次數與尿量增多。多飲:尿多之後使體內的水分減少,當體內水的總量減少1~2%時,即可引起大腦口渴中樞的興奮而思飲。

糖尿病的前期徵兆

有很多人在糖尿病的初期,往往沒有感覺有什麼不舒服的症狀,而在不知不覺中,慢慢的惡化,初步發生時可發現口渴多飲,多食善飢或食慾減退,進而感覺頭昏頭痛,容易疲倦,嗜眠,全身無力感,體溫不隱,面色萎黃,頻尿或夜間多尿,尿味異常,尿液表面呈油狀,體重突然減輕,血糖高,尿糖高等症狀。 中醫依其症候之差別又分爲上消、中消、下消等三消症。大渴引飲,隨渴隨飲爲上消,其病在肺。多食善飢,日益消瘦屬中消其病在胃。尿頻尿多,小便淋濁,如膏如脂,屬下消其病在腎,糖尿病甚至與心臟、肝臟亦有很密切關係。

糖尿病的治療

糖尿病的具體治療要在主治醫生的指導觀察下,再結合病人全身情況用藥,絕對不要擅自用藥。阿司匹林腸溶片,西比靈,養血清腦等顆粒都是用於糖尿病口服的,嚴重的情況要打點滴,培他汀350ml,654-2針,丹蔘,等活血藥。注意這些藥一定要在醫生的囑咐下使用。

另外,要定期的到醫院去進行檢查,三分治七分養,要做到:l、血壓保持穩定;高壓140以下,低壓90以下。2、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範圍;3、積極預防,治療心臟病;4、戒菸,戒酒;5、合理安排工作,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疲勞;6、適當鍛鍊,慢跑,打太極拳等。7、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纖維性食物,多飲水,飲食上要遠三白(糖,鹽,豬油),近三黑(黑芝麻,蘑菇,黑米)。從營養價值看,四條腿(豬、牛、羊)不如兩條腿(雞、鴨),兩條腿不如一條腿(蘑菇),一條腿不如沒有腿(魚)。經常吃海帶,河魚,魚油可減低腦細胞死亡速度。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什麼

首先積極的控制血糖,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的範圍之內。控制糖尿病血管病變的發展,做好基礎治療。在飲食治療上,飲食要規律定量定時,減少糖類以及脂肪類食物的食用,嚴格合理的調整三大營養物質的比例,達到營養均衡。患者飲食一定要清淡,營養要全面。多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粗糧和豆類,多食富含蛋白和纖維素的食物,儘量不要飲酒。糖尿病人應注意血脂肪的控制,宜避免攝取過量油脂與膽固醇。應少吃油炸,油煎,油炒和油酥,以及豬皮,雞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宜多采用燉,烤,燒,清蒸,水煮,涼拌等方式烹調食物。

最新的研究顯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利心臟血管的保護,可選購一些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類(如橄欖油,苦茶油等)作爲食用油。糖尿病人也不宜飲酒。三酸甘油酯偏高及血糖控制不良者更應禁酒。如果不得已需飲酒,應列入飲食計劃,並列入脂肪類代換,每日不超過90大卡。

糖尿病人應控制鈉鹽(食鹽與味精)攝取,血壓宜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爲佳。赴宴應酬時,應注意選擇食物的質與量,並避免喝濃湯。

糖尿病併發症

1、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併症之一。我國的發病率亦呈上升趨勢,目前已成爲終末期腎臟病的第二位原因,僅次於各種腎小球腎炎。由於其存在複雜的代謝紊亂,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臟病,往往比其他腎臟疾病的治療更加棘手。

2、糖尿病眼部併發症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中最重要的表現,是一種具有特異性改變的眼底病變,是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臨牀上根據是否出現視網膜新生血管爲標誌,將沒有視網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稱爲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或稱單純型或背景型),而將有視網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稱爲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另外,與糖尿病相關的葡萄膜炎大致上有以下4種情況:①與糖尿病本身相關的葡萄膜炎;②感染性葡萄膜炎,糖尿病患者發生內源性感染性眼內炎的機會較正常人明顯增加;③伴有一些特定的葡萄膜炎類型,但二者是偶然的巧合,抑或是有內在的聯繫;④內眼手術後的感染性眼內炎或無菌性眼內炎。多發生於中年人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備孕
懷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兒
0-1歲
1-3歲
3-6歲